第一足球网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本科)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的通知
全省各本科高校:
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《第一足球网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》(高学会〔2021〕132号),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、新农科、新医科、新文科建设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,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,全力推进高等教育“质量革命”,江苏省拟举办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以下简称省赛)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举办单位
指导单位:江苏省教育厅
主办单位: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
承办单位:河海大学、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(江苏)、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
二、大赛主题
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
三、大赛目标
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,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,有效助力“四新”建设;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,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,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。
四、大赛内容
省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、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等。
五、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
(一)参赛对象
江苏省内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职教师,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。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,若以团队形式参赛,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。已获得首届省赛特等奖的主讲教师不能参加同一组别的比赛。
(二)名额分配
部属高校参赛名额每校最多为6个,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增加2个名额。
地方高校参赛名额每校最多为3个,其中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增加2个名额。
六、大赛实施
(一)校赛
校赛遴选工作由各高校根据省赛方案自行组织,选拔参加省赛的教师。
(二)省赛
省赛拟于2022年1月启动,地点在河海大学,具体事项另行通知。
七、组织领导
省赛设江苏赛区组织委员会、江苏赛区专家委员会、江苏赛区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和江苏赛区仲裁委员会。江苏赛区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河海大学,江苏赛区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筹备、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等工作。
八、其他事项
(一)各高校应认真做好大赛组织与推荐工作,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。正高职称按“不少于推荐限额的1/3”执行的高校,将在申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改课题、教材评审等项目中以适当增加限额外指标的形式予以奖励;同时,未按申报要求足额申报的高校将无法参评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(二)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,不得抄袭、剽窃他人作品,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,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
(三)参赛教师所需提交的相关材料(申报书除外)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及所在学校名称。
八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(一)省赛组委会办公室
联 系 人:丁小庆
联系电话:025-83786314
邮 箱:jsfzzx@hhu.edu.cn
(二)技术支持
联 系 人:超星集团(江苏) 孙磊
联系电话:15950503160
邮 箱:sunlei0726@qq.com
技术交流QQ群:789487677
附件: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本科)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实施方案
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河海大学
2021年12月13日
附件
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本科)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实施方案
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(本科)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实施方案如下。
一、组织领导
江苏赛区组委会负责大赛事项的全面领导,下设组委会办公室,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和河海大学相关人员组成,负责竞赛日常工作。
二、大赛流程
各参赛高校参照下表,于2022年1月13日前完成入围省赛教师的推荐工作,大赛官网http://js.nticct.cahe.edu.cn,需线下提交的材料请发送至邮箱jsfzzx@hhu.edu.cn。
时 间 | 工作内容 | 完成方式 |
2021年12月25日前 | 校赛管理员系统注册,完成身份认证 | 大赛官网 |
2022年1月13日前 | 入围省赛教师系统注册并提交材料 | |
校赛管理员审核并提交入围省赛作品 | ||
高校提交省赛推荐教师汇总表(详见附件1) | 邮箱提交 | |
高校提交校赛工作总结(包括但不限于比赛基本概况、奖项设置与颁发、效果与亮点、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内容) | ||
2022年1月30日前 | 省赛组委会组织省赛网络评审 | 大赛官网 |
2022年2月 | 公布网评入围名单 | 学会网站 |
2022年3月10日—25日 | 省赛组委会组织省赛现场评审 | 具体时间、地点另行通知 |
2022年4月上旬 | 省赛组委会公布进入全国赛名单 | 学会网站 |
大赛赛事流程图可见附件2。
三、组别设置
按照高校类别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,大赛设六个组别:
第一组为部属高校正高组;
第二组为部属高校副高组;
第三组为部属高校中级及以下组;
第四组为地方高校正高组;
第五组为地方高校副高组;
第六组为地方高校中级及以下组。
四、名额分配
部属高校参赛名额每校最多为6个,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增加2个名额。
地方高校参赛名额每校最多为3个,其中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增加2个名额。
五、大赛内容与成绩
省赛分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,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,根据网络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名,不超过50%的参赛教师进入第二阶段即现场评审阶段。现场评审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。进入现场评审阶段的选手,依据网络评审(60分)与现场评审(40分)成绩的总得分,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。
(一)网络评审
网络评审阶段,参赛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上传到大赛报名系统,由专家评委进行网络评审。网评满分为60分,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20分。
(二)现场评审
现场评审阶段,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,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,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,满分为40分。
(三)计分方式
评委评分实行实名制,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创新成果报告、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部分成绩之和为选手的总得分,具体评分细则详见附件3。
六、材料要求
(一)申报书。通过网络系统提交大赛材料,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4-1。
(二)教学创新成果报告。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,体现教学创新成效。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“问题”,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、教学方法的创新、教学环境的创设、教学评价的改革等,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,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。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包括摘要、正文,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。教学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-2。
(三)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。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,具体要求详见附件4-3。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: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、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,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、课程性质、课时学分、学生对象、课程简介、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、课程评价等要素。
七、奖项设置
(一)校赛
校赛的奖项设置参照省赛执行。
(二)省赛
1.个人(团队)奖。按组别分设特、一、二等奖。
2.基层教学组织奖。对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成长与发展并获得良好成绩的基层教学组织,授予“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奖”,具体要求详见附件4-4。
3.优秀组织奖。对积极推荐教师参赛并获得良好成绩的高校组织单位,授予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附件:
1.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//uploadfile/2021-12/2021121311445472027.docx
2.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赛事流程图//uploadfile/2021-12/2021121311450517563.docx
3.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//uploadfile/2021-12/2021121311451336641.docx
4.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材料//uploadfile/2021-12/2021121311452014200.docx